首页 > 精选范文 >

苏轼《念奴娇(中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2025-05-17 02:26:49

问题描述:

苏轼《念奴娇(中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02:26:49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词作以豪放著称,尤擅于在诗词中融入自然与人生哲理。《念奴娇·中秋》便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以中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原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风欲去,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 桂魄:月亮的别称。

2. 琼楼:形容月中宫殿的美丽。

3. 朱阁:红色的楼阁。

4. 绮户:雕花的窗户。

5. 婵娟:指月亮。

译文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只见长空万里,云彩飘散无痕。明月的光辉洒落在天地间,使整个秋天的夜空显得格外清冷澄澈。那月宫中的玉宇琼楼,仿佛能乘着风飞升而去,但又怎比得上留在人间的美好呢?月光流转,穿过红色的楼阁,映入雕花的窗棂,却只能照亮那些难以入眠的人。月亮啊,你本不该有怨恨,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显得格外圆满呢?

人生难免经历悲欢离合,就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自古以来就难以圆满。只希望彼此都能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色。

赏析

《念奴娇·中秋》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深深眷恋。词的上阕通过描绘中秋夜空的壮阔景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下阕则由月引发思考,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古名句,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的道理。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寄托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