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开篇即以“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样的叠句起兴,营造出一种幽深、迷离的氛围。紧接着,“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进一步描绘了庭院的静谧与封闭,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压抑。下阕则通过“雨横风狂三月暮”的自然景象,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爱情难以把握的悲哀。
冯延巳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情绪,《鹊踏枝》便是其中典范之作。他笔下的景并非单纯客观存在,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使得整首词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思考。这种艺术手法为后来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享受。
此外,本词还体现了冯延巳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面对变幻莫测的命运,他并没有一味地消极逃避,而是选择直面内心的真实感受,并通过诗词表达出来。这种豁达态度值得现代人借鉴,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时,我们同样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之,《鹊踏枝》是一首充满智慧与美感的作品,它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更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经典。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