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篇累牍的意思介绍】“连篇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话语内容繁多、冗长,缺乏重点。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内容重复、啰嗦、不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使用“连篇累牍”可以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效率。下面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 连篇累牍 | lián piān lěi dú | 形容文章或话很多,内容重复、冗长 | 《后汉书·王符传》 |
二、成语结构分析
- 连篇:连续的篇章,指文章数量多。
- 累牍:多次书写在简牍上,表示文字多、篇幅长。
- 整体意思是:写了许多篇、许多页,形容内容繁杂、啰嗦。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示例 |
| 写作批评 | “这篇文章内容空洞,简直是连篇累牍。” |
| 口语表达 | “他讲了半天,全是连篇累牍的废话。” |
| 文学评论 | “这部小说情节拖沓,人物描写连篇累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冗长乏味、啰啰嗦嗦、拖泥带水 |
| 反义词 |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精炼有力 |
五、常见误用
1. 误用为褒义:有人误以为“连篇累牍”是形容内容丰富,但其实它带有明显的负面含义。
2. 混淆“连篇累牍”与“文采斐然”:前者强调冗长,后者强调文笔优美,两者意义不同。
六、总结
“连篇累牍”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用于描述文章或语言内容过多、重复、缺乏重点。在写作或表达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风格,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清晰度。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质量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