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原文及翻译】《如梦令》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婉细腻的情感著称。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少女在春日傍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淡淡的哀愁。
一、原文总结
《如梦令》原词如下: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以“昨夜雨疏风骤”开篇,点出春日风雨交加的景象;接着写“浓睡不消残酒”,暗示主人公可能饮酒后沉睡,醒来仍觉醉意未消;随后通过“试问卷帘人”的对话,引出对花事变化的关注;最后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结,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惋惜。
二、内容解析与翻译
中文原文 | 英文翻译 | 意思解析 |
昨夜雨疏风骤 | Last night the rain was light, and the wind was strong | 昨晚雨水稀疏但风势猛烈,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 |
浓睡不消残酒 | Deep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remaining wine | 酒后沉睡,但仍感到余醉未消 |
试问卷帘人 | I asked the one who was rolling up the curtain | 主人公询问正在卷帘的侍女 |
却道海棠依旧 | She said, “The crabapple is still the same.” | 侍女回答说海棠花依旧盛开 |
知否,知否? |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 表达惊讶与提醒 |
应是绿肥红瘦 | It should be green plump and red thin | 春天将尽,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全词仅33字,却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2. 对比手法:通过“绿肥红瘦”的对比,突出春去夏来的自然变化。
3. 对话生动:通过主仆之间的问答,展现人物心理与情感波动。
4. 含蓄婉约:全词不直接抒情,而是借景抒情,情感含蓄动人。
四、结语
《如梦令》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变化的敏锐感知。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