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中偷闲的意思时人不识余心乐

2025-09-20 05:58:06

问题描述: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中偷闲的意思时人不识余心乐,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5:58:06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中偷闲的意思时人不识余心乐】一、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观水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超然,却遭到世俗的误解,认为他是在“偷闲”学年轻人的放纵。其中,“偷闲”一词是理解整句诗的关键。

“偷闲”在古汉语中通常指“偷偷地闲散”或“借机偷懒”,带有贬义色彩。但在诗句中,它并非真正的“偷懒”,而是诗人以一种洒脱、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不愿被世俗束缚。这种“偷闲”实则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是对内心宁静的坚持。

因此,诗中的“偷闲”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自己与世俗观念的不同,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含义 在诗中的意义 情感色彩
偷闲 指“偷偷地闲散”或“借机偷懒” 表达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但被世人误解为“偷懒” 贬义(表面),实则中性或积极
时人 当时的人们 指代世俗之人,未能理解诗人内心的快乐 中性
余心乐 我内心的快乐 表达诗人内心的满足与超然 积极
将谓 将会被认为 引出世人的误解 中性
学少年 学习年轻人的行为 暗示诗人行为被误认为轻浮、不务正业 贬义

三、结语

“偷闲”一词在诗中虽带有传统意义上的贬义,但诗人通过此词表达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自身心境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因此,理解“偷闲”不仅要从字面出发,更要结合全诗的情感和背景,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深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