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

2025-09-19 13:12:30

问题描述: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13:12:30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全书共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内容深刻,语言简练,蕴含丰富的哲理思想。本文将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与译文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文章总结

《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谦逊柔弱等理念。其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多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原文较为晦涩难懂,但其思想却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为了便于理解,《老子道德经》的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结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其内涵。以下为《老子道德经》部分章节的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二、《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章节 原文 翻译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那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用语言命名,那就不是永恒的“名”。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有了名称,是万物的根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就出现了;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恶也就随之而来。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推崇贤能之人,人们就不会争斗;不珍视稀有物品,人们就不会偷窃;不展示欲望,人心就不会混乱。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像一个空虚的器皿,用起来却不会满溢。深不可测,似乎是万物的本源。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草木一样对待;圣人也没有仁爱之心,把百姓当作草木一样看待。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谷神永远存在,称为“玄牝”。玄牝的门户,就是天地的根源。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之所以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甘愿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因此接近于“道”。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手持满杯,不如及时停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久保持。
第十章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调和气息达到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

三、结语

《老子道德经》虽篇幅不长,但内容博大精深,语言凝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原文与翻译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精髓。无论是个人修养、社会治理,还是自然法则,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生活,细细品味,方能真正领悟“道”的智慧。

如需更多章节的原文与翻译对照,欢迎继续查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