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雁去无留意全诗】“衡阳雁去无留意”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是这首词中的经典名句。该词以边塞秋景为背景,抒发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之情。
一、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边疆任职时所作,描写了边塞的艰苦环境与将士们的内心情感。其中“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通过描绘大雁南飞、不留痕迹的情景,暗示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孤寂,也象征着戍边将士远离故乡、无法归去的愁绪。
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将士生活的深切同情。
二、原文与赏析
内容 | 解析 |
原文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衡阳是湖南的一个城市,传说雁南飞至衡阳即止。这里说“雁去无留意”,意指大雁南飞时毫无留恋之意,反衬出边塞将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描写边塞战事频繁,号角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紧张的氛围。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山峦重重,夕阳西下,孤城紧闭,展现出边塞的苍凉景象。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将士们只能借酒消愁,却因离家万里而更添惆怅。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燕然山是古代边塞要地,此处用典表示功业未成,无法归家。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羌笛声悠扬,寒霜满地,进一步渲染出边塞的凄冷。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将士夜不能寐,将军白发,士兵落泪,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
三、作品意义
《渔家傲·秋思》不仅是宋代边塞词的代表作之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将士的坚韧与悲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结语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虽简短,却蕴含深厚情感,是整首词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家国的深刻思考。此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