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分别从哪一历史事件算起的?】“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是两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间跨度的不同表述,它们分别以不同的历史事件为起点,反映了不同视角下的历史认知。以下是对这两种说法的总结与对比。
一、总结说明
1. 八年抗战:
“八年抗战”通常指的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的这段时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即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的时间点。
2. 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则认为抗日战争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结束。这一说法强调的是中国自东北沦陷后,就开始了局部抗战,直至全国抗战的全过程。
两种说法的差异在于对“抗战”起始时间的理解。前者强调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后者则更注重抗日斗争的持续性和整体性。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八年抗战 | 十四年抗战 |
起始时间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
结束时间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
抗战性质 | 全面抗战(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 局部抗战(东北等地率先抵抗)+ 全国抗战 |
历史背景 | 日本全面侵华,中日全面开战 | 日本侵华初期,中国局部抵抗 |
研究视角 | 侧重于国家层面的全面抗战 | 强调抗日斗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
国家官方立场 | 曾广泛使用 | 近年来被更多官方认可 |
三、结语
“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本质上是对同一段历史的不同解读方式。前者强调的是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后者则更注重中国抗日斗争的历史延续性。随着近年来对历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采用“十四年抗战”的说法,以更全面地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