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港珠澳大桥的资料】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不仅是中国交通工程的里程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以下是对港珠澳大桥的简要总结及关键信息表格。
一、项目概况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部分长约6.7公里,是全球最长的沉管隧道。大桥由三部分组成:主体桥梁、海底隧道和人工岛。工程于2009年12月正式动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历时近十年完成。
二、建设意义
1. 促进区域一体化: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大幅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
2. 提升交通效率: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设计通行能力高,极大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
3. 技术突破: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多项世界级难题,如深水沉管对接、复杂地质条件等,展现了中国在基建领域的强大实力。
三、工程亮点
- 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法建造,共33节沉管,每节重达8万吨,精度控制达到毫米级。
- 人工岛:为连接桥梁与隧道而建,具备防洪、防台风功能。
- 智能交通系统:配备先进的监控和管理系统,确保行车安全与高效运行。
四、运营情况
自开通以来,港珠澳大桥已成为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据统计,日均车流量已超过1万辆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跨海通道之一。
五、重要数据汇总表
| 项目 | 内容 |
| 全长 | 约55公里 |
| 海底隧道长度 | 约6.7公里 |
| 沉管数量 | 33节 |
| 每节沉管重量 | 约8万吨 |
| 建设时间 | 2009年12月—2018年10月 |
| 通车时间 | 2018年10月24日 |
| 设计寿命 | 120年 |
| 日均车流量 | 超过1万辆次 |
| 所属地区 | 香港、珠海、澳门 |
六、未来展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持续推进,港珠澳大桥将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交通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助力湾区融合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港珠澳大桥不仅是工程技术的杰作,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它的成功建设与运营,标志着中国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