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涕泗横流什么意思】“涕泗横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情景。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和鼻涕同时流出的状态,通常用来表达情绪的强烈和无法抑制。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涕泗横流 |
| 拼音 | tì sì héng liú |
| 含义 | 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感动而泪流满面,鼻涕和眼泪同时流出。 |
| 出处 | 《左传·哀公十六年》:“子西曰:‘吾闻之,君子不以人之亲疏,而废其礼也。’乃哭于庙,涕泗横流。”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情绪激动时的外在表现。 |
| 近义词 | 泣不成声、泪如雨下、痛哭流涕 |
| 反义词 | 若无其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
二、词语使用场景
1.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人物在重大打击或感人事件中的情绪反应。
2. 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场合。
3. 影视作品中:常用于渲染情感氛围,增强画面感染力。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涕泗横流”强调的是“泪”和“鼻涕”同时流出,不能仅指流泪。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避免在轻松或幽默的场合使用。
- 该词感情色彩较重,适合表达强烈的悲伤或感动情绪。
四、总结
“涕泗横流”是一个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人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生理反应。它不仅表达了情绪的强烈,也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写作或表达中,恰当使用这一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