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课】一、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三课》的标题为《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成。这篇课文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周瑜的刁难下,利用大雾天气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从曹军那里“借”到十万支箭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沉着冷静以及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同时,也体现了团结协作、智慧取胜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总结(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课文名称 | 草船借箭 |
作者 | 罗贯中(原著),课文为改编版本 |
体裁 | 记叙文 |
主要人物 | 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
故事背景 |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前,东吴与曹魏对峙 |
故事梗概 | 周瑜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利用大雾和曹操的疑心,成功“借”得十万支箭。 |
主题思想 | 赞扬了诸葛亮的智慧、胆识和临危不乱的品质;强调了谋略的重要性。 |
写作特点 | 语言简练,情节紧凑,描写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
阅读提示 | 注意体会诸葛亮的语言和行为如何体现他的智慧,思考“借箭”背后的策略。 |
词语积累 | 诸葛亮、周瑜、曹操、草船、借箭、大雾、军令状、神机妙算、从容不迫等。 |
三、学习建议
1. 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2. 理解人物性格:分析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的性格特点,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3. 联系实际: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4. 拓展阅读:可以阅读《三国演义》原著或相关历史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小结
《草船借箭》不仅是一篇精彩的历史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它教会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冷静思考、灵活应对,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