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虞世南古诗带拼音】《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这首诗通过描写蝉的鸣叫,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与不屈的精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总结与拼音标注。
一、诗歌原文及拼音
| 原文 | 拼音 |
| 本以高难饱, | běn yǐ gāo nán bǎo |
| 徒劳恨费声。 | tú láo hèn fèi shēng |
| 五更疏欲断, | wǔ gēng shū yù duàn |
| 一树碧无情。 | yī shù bì wú qíng |
二、诗歌解析
《蝉》全诗四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中“本以高难饱”一句,表面上写蝉因栖于高枝而难以饱食,实则借蝉自喻,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被重用的无奈。“徒劳恨费声”则是说即使努力鸣叫也无人倾听,暗含对现实的不满与孤独感。
后两句“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描绘了深夜中蝉声渐弱,仿佛将要停止,而周围的绿树却依旧静默无言,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三、诗歌主题与意义
《蝉》虽然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与人格的坚持。诗中“高”与“清”的意象,象征着高尚的情操与纯洁的心灵,体现了虞世南作为士大夫的风骨与追求。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虞世南 |
| 体裁 | 五言绝句 |
| 主题 | 高洁志向、孤独情怀 |
| 表现手法 |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 |
| 代表句子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
通过这首《蝉》,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虞世南高洁的品格,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坚守。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