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可遏是什么意思】“怒不可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愤怒,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极大委屈、不公或刺激后情绪极度激动的状态。
一、
“怒不可遏”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愤怒到极点,无法抑制。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的情绪状态,尤其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挑衅行为或强烈刺激时使用较多。其结构为“怒”+“不可遏”,强调的是愤怒的强度和情绪失控的程度。
该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形象感。它不仅描述了情绪的激烈程度,也反映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怒不可遏 | 
| 拼音 | nù bù kě è | 
| 释义 | 愤怒到了极点,无法抑制 | 
| 结构 | 动词 + 不可 + 动词(“遏”意为阻止)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因不满、委屈、愤怒而情绪失控的情景 | 
| 近义词 | 气急败坏、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忍耐克制 |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怒不可遏,遂拔剑击斩。”(注:此为常见引用,具体出处可能有不同说法) | 
| 用法 | 常作谓语、定语,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或情节发展 | 
| 示例 | 他看到朋友被欺负,怒不可遏,立刻冲上去帮忙。 | 
三、小结
“怒不可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出愤怒情绪达到顶点的状态。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过,在正式场合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