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什么意思】“有目共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明显,所有人都能看见、都能明白。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实的清晰和无可否认性,常用于评价某些现象或成果。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有目共睹 |
拼音 | yǒu mù gòng dǔ |
释义 | 指事情非常明显,人人都能看到,无法否认。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事实、成就或问题等,表示显而易见。 |
近义词 | 显而易见、不容置疑、众所周知 |
反义词 | 隐而不露、秘而不宣、含糊其辞 |
二、出处与用法示例
出处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人各有能,不能者不强之。故君子有德,小人有才;有德者安,有才者危。”(注:虽非直接出自此句,但“有目共睹”的使用多源于类似表达) |
例句1 | 他的成绩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看在眼里。 |
例句2 | 这项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再拖延了。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误区 | 说明 |
错误用法 | “他有目共睹地表现出了才华。”(“有目共睹”是形容事实,不能直接修饰“表现”) |
正确用法 | “他的才华是有目共睹的。”(更符合语法和语义)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抽象概念,应用于具体、可见的事实或现象。 |
四、总结
“有目共睹”是一个表达事实清晰、不容否认的成语,适用于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场合。正确使用该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
通过以上表格形式的总结,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有目共睹”的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帮助读者在实际交流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