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鸟的成语故事简单介绍】“一石二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意思是用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的,比喻一举两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智慧,常用于形容做事高效、策略巧妙。
成语来源与含义
出处:
“一石二鸟”最早见于《晋书·乐广传》:“今君所言,若一石二鸟。”后人引申为“一箭双雕”,意思相近。
含义:
指用一个方法或行动,同时达成两个目标,既省时又省力,体现了高明的策略和智慧。
成语故事简述
相传在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乐广的人,他非常聪明且善于言辞。有一次,他在宴会上谈到一个朋友的怪病,这位朋友一直觉得身体不适,但经过多次检查却找不到病因。乐广通过观察和交谈,发现这位朋友其实是被“酒杯中倒影”吓到了,后来他请这位朋友喝酒,并让其看到酒杯中的“蛇影”其实是墙上挂的一张弓。原来,那位朋友误以为酒中有蛇,导致精神紧张,最终生病。乐广用一次饮酒的机会,不仅帮助朋友解除了心理负担,还让他恢复了健康。这就是“一石二鸟”的典故之一。
一石二鸟成语解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一石二鸟 |
拼音 | yī shí èr niǎo |
出处 | 《晋书·乐广传》 |
含义 | 用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的,比喻一举两得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做事高效、策略巧妙的场景 |
近义词 | 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
反义词 | 事倍功半、顾此失彼 |
典型例子 | 在工作中安排一项任务,同时完成两项工作;或在谈判中争取多个利益点 |
总结
“一石二鸟”不仅是对智慧的赞美,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效率与策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学会“一举两得”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成语在现代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