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玉言意思是什么】“金口玉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权威或可信。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语言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金口玉言”的含义及其相关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表格形式的整理: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金口玉言 |
拼音 | jīn kǒu yù yán |
出处 | 出自《旧唐书·李商隐传》:“凡人之言,有轻重,有缓急,有真假,有虚实。若金口玉言,则不可轻议。” |
释义 | 形容说话极有分量、权威,多指地位高的人所说的话具有决定性作用。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表示对某人话语的尊重或认可。 |
近义词 | 一言九鼎、言出法随、掷地有声 |
反义词 | 轻言细语、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官员发言 | “作为领导,他的一句话就是金口玉言,大家必须认真执行。” |
媒体报道 | “这位专家在会议上发表的意见,可谓金口玉言,影响深远。” |
日常交流 | “你这话可真够金口玉言的,我得好好记着。”(带点调侃意味) |
三、文化背景与延伸理解
“金口玉言”最早源于古代对君王或贤者的尊重。在封建社会中,皇帝的诏令被称为“圣旨”,而官员的命令则被视为“金口玉言”。这种说法不仅强调了语言的力量,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权威的敬畏。
在现代社会中,“金口玉言”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如企业家、学者、公众人物等。他们的言论往往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虽然“金口玉言”带有褒义,但若用在不恰当的场合,可能会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 注意语境: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结合身份:使用时应考虑说话人的身份和场合,以确保表达得体。
总结
“金口玉言”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语言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语境中,它都承载着人们对权威和信任的重视。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