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人指什么人】“断肠人”是一个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极度的悲伤、思念或痛苦。这个词语最早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断肠人”指的是一个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内心充满忧愁和孤独的人。
一、
“断肠人”原意是指因极度悲伤而心如刀割的人,后来成为文学作品中表达思乡、离别、孤寂等情感的典型形象。它不仅出现在元曲中,在唐诗宋词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在现代语境中,“断肠人”更多是一种文学化的比喻,用来形容那些因感情、生活、命运等原因而感到极度痛苦的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原意 | 因极度悲伤而心如刀割的人 |
引申义 | 表达思乡、离别、孤寂、痛苦的情感 |
常见文学体裁 | 古诗、宋词、元曲、现代文学 |
现代用法 | 比喻因感情、生活、命运等原因感到极度痛苦的人 |
情感基调 | 悲伤、孤独、思念、无奈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感细腻的描写与表达 |
三、结语
“断肠人”不仅仅是一个文学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孤独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断肠人”的形象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文学与情感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