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拥蓝关马不前全诗】一、
《雪拥蓝关马不前》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写于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面对风雪交加的蓝关,诗人内心充满忧愤与悲凉,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对家人的牵挂。
诗中“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寒风凛冽、大雪封路的艰难景象,也象征着诗人仕途受阻、前途未卜的处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韩愈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内容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雪拥蓝关马不前(原题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作者 |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
创作背景 | 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经过蓝关,写下此诗表达心绪 |
诗句 | 韩愈原诗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意象分析 | “雪拥蓝关”象征困境与阻碍;“马不前”暗示行路艰难,也隐喻仕途受阻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自身遭遇的不满以及对家人的牵挂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运用自然景象烘托内心情绪 |
历史评价 | 被认为是韩愈抒情诗中的佳作,体现了其“文以载道”的思想 |
三、结语
《雪拥蓝关马不前》不仅是韩愈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更有一种悲壮而坚定的精神。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唐诗与韩愈思想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