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完整翻译】一、
《勾践灭吴》是《左传》中的一篇历史散文,讲述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国并灭亡吴国的故事。文章通过勾践的坚韧与智慧,展现了“卧薪尝胆”的精神内涵,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政治策略和人物心理变化。
本文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励志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二、完整翻译与关键信息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关键点 |
|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今与吴战,是吾之大耻也。” |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于是向全军发布命令说:“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战胜敌人,现在与吴国作战,是我最大的耻辱。” | 勾践在战败后反思自身,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决心复仇。 |
| 于是修政,务耕织,亲耕以劳民,劝农桑,使民足食。 | 于是他整顿政务,注重农耕和纺织,亲自下田劳动以体恤百姓,鼓励农桑,让百姓丰衣足食。 | 勾践通过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来积蓄力量。 |
| 三年,国人皆悦。 | 三年后,国内百姓都感到高兴。 | 勾践的政策得到民众支持,国家逐渐恢复元气。 |
| 于是,遂率其众以伐吴。 | 于是,他率领众人去讨伐吴国。 | 勾践开始实施复仇计划。 |
| 吴王夫差闻之,怒曰:“此乃越之仇也!” | 吴王夫差听说后,愤怒地说:“这是越国的仇敌!” | 吴国对越国的复仇行动极为重视。 |
| 遂兴师伐越,战于笠泽。 | 于是派兵攻打越国,在笠泽交战。 | 双方展开决战。 |
| 越人大败吴师。 | 越国大败吴军。 | 勾践终于实现了复仇目标。 |
三、总结:
《勾践灭吴》不仅是对一段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一个人从失败到成功的深刻描写。文中强调了“忍辱负重”、“励精图治”、“以德服人”等重要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依赖于军事力量,更需要内部的稳定与发展;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决策。
四、结语:
“勾践灭吴”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面对挫折,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坚定信念,努力奋斗,终将实现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