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无动于衷什么意思】“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表现出冷漠、不关心或毫无反应的状态。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使用广泛,但许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并不完全清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无动于衷”的意思,以下将从词义解析、用法举例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无动于衷 |
| 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 字面意思 | “无”表示没有,“动”是动心、感动,“衷”指内心。整体意思是:对事情没有任何触动或反应。 |
| 词性 | 动词/形容词(多作形容词) |
| 含义 | 形容人对某事漠不关心,不为所动,缺乏情感反应。 |
二、用法举例
| 句子 | 说明 |
| 他对朋友的求助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回应。 | 表示他完全不关心或不愿意帮忙。 |
| 面对如此严重的事故,他却无动于衷,令人失望。 | 强调其冷漠和缺乏同情心。 |
| 老师讲得再认真,学生也无动于衷,根本没听进去。 | 表示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没有反应。 |
三、常见误区
| 误区 | 正确理解 |
| 误认为“无动于衷”是“不动”,即物理上的不动 | 实际上强调的是心理上的“不动”,即不为所动、不关心 |
| 误用为“没有动作” | 应用于情感或态度上的反应,而非身体动作 |
| 与“冷眼旁观”混淆 | “无动于衷”更侧重内心反应,而“冷眼旁观”更偏向行为上的漠视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置若罔闻、无动于衷 |
| 反义词 | 感动不已、热心肠、积极回应、情绪波动 |
五、总结
“无动于衷”是一个用来形容人对某些事情表现得非常冷漠、不关心的成语。它强调的是内心的反应,而不是外在的动作。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单纯的“不动”。通过了解它的含义、用法及常见误区,可以更准确地在写作和口语中运用这一成语。
关键词:无动于衷、词语解释、成语意思、中文词汇、语言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