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原文译文及赏析】《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形态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 译文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又怀疑是仙宫中的镜子,飞在青天的云间。 |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 仙人抚摸我的头顶,赠我长生不老之术。 |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 低头看着黑暗的墙壁,千呼万唤也不回应。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长安城中一片明月,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秋风吹不尽,总是寄托着边关的情思。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人的侵略,让丈夫结束远征? |
二、与赏析
《古朗月行》以“月”为线索,贯穿全诗,从儿童视角出发,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 第一段(前四句):写童年时对月亮的天真想象,表现出一种纯真的童趣。
- 第二段(中间四句):由实入虚,借神话传说表达对仙境和长生的向往,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 第三段(后四句):转而描写现实中的月夜景象,引出对战争与和平的关切,情感逐渐深沉。
整首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有童真幻想,也有现实关怀,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统一。
三、艺术特色
特点 | 说明 |
想象丰富 | 诗中运用大量神话意象,如“瑶台镜”、“仙人抚顶”,充满奇幻色彩。 |
语言清新 | 用词简洁自然,富有画面感,如“白玉盘”、“青云端”。 |
情感真挚 | 从童年的美好回忆到现实的忧思,情感层层递进,感人至深。 |
结构严谨 | 全诗分段明确,由虚入实,情感由浅入深,逻辑清晰。 |
四、总结
《古朗月行》不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更是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