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虺成蛇的词语解释】“养虺成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谚曰:‘养虺成蛇,终为所害。’”原意是指养育毒蛇,最终反而被蛇所伤。后用来比喻对有害的人或事物放任不管,结果反受其害。
该成语常用于警示人们不要纵容坏人坏事,否则将会自食其果。它强调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应果断处理,避免酿成大祸。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养虺成蛇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原义 | 养育毒蛇,最终被蛇所伤 |
引申义 | 放任有害的人或事,最终自食其果 |
使用场景 | 警示他人不要纵容坏人或坏事 |
近义词 | 纵虎归山、养痈遗患 |
反义词 | 防患未然、及早处理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劝诫或批评 |
示例 | 他当初不听劝告,养虺成蛇,如今后悔莫及。 |
总结来说,“养虺成蛇”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处世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保持警惕,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因一时的宽容而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