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通是什么意思

2025-09-24 14:50:52

问题描述: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通是什么意思,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14:50:52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通是什么意思】一、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原文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在这段话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是:马嘶叫的时候,(饲养它的人)却不能理解它的意思。这里的“通”是“理解、明白”的意思。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不被理解的感慨,暗指社会上缺乏真正识才、用才的人。

二、表格展示

词语 出处 原文句子 含义 解释
鸣之 《马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发出叫声 “鸣”指马叫
《马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表示转折 相当于“但是”
不能 《马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无法 表示能力或条件的不足
《马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理解、明白 指听不懂马的叫声所表达的意思
其意 《马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意思 指马的叫声所传达的意图或情绪

三、结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通”,核心含义是“理解”。韩愈通过这一句,揭示了人才被忽视、不被理解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识才者的呼唤。在今天,这句古文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要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尤其是那些有才华但尚未被看见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