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的全文】《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辞赋,以浪漫主义笔法描绘了作者与洛水之神——洛神之间的邂逅与离别。文章情感缠绵,语言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
《洛神赋》以作者行游洛水时,偶遇洛神为引子,展开一段梦幻般的相遇。文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洛神的绝世美貌与超凡气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全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曹植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洛神赋》全文
> 《洛神赋》
>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见,仰则千山。
>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瞰(kàn)幽兰之芳洲。
>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虚御风,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瑶台之琳琅。
> 委委佗佗,若仙若王。披罗衣之璀璨,珥瑶碧之煌煌。
> 挽罗裳而却步,感余志之弘长。愿诚素之可托,思灵妃之婉娈。
>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以献琛,厥明珠之累累。
> 于是忽焉远逝,若有所失。怅然自失,若有所亡。
>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 修短合度,左右可观。佩玉鸣鸾,步步生风。
> 然而神女不可得而见也,惟余心之苦伤。
> 于是抚心长叹,悲夫!人神之道殊,哀乐之不同。
> 吾将乘风归去,与神同游。然吾不能久留,遂以梦中相见。
三、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曹植(三国·魏) |
体裁 | 辞赋 |
创作背景 | 行游洛水时,偶遇洛神,有感而发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惆怅 |
艺术特色 | 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
文学地位 | 中国古代辞赋经典之作,影响深远 |
情感基调 | 缠绵悱恻,富有浪漫色彩 |
结构特点 | 由现实入梦境,由相遇至离别,层次分明 |
四、结语
《洛神赋》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曹植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它通过对洛神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爱情以及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