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cide】一、
“Genocide”(种族灭绝)是指一个群体基于其种族、宗教、民族或国籍等特征,被系统性地屠杀、驱逐或剥夺生存条件的行为。这一概念在20世纪中期被正式提出,并成为国际法中的重要术语。尽管“Genocide”一词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对其认定往往存在争议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多个事件被认定为种族灭绝,如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等。这些事件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也对相关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公约等方式加强对种族灭绝行为的预防和惩治,但现实中仍面临执行困难和政治干预等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Genocide”的关键信息整理: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基于种族、宗教、民族或国籍等特征,有组织地进行大规模屠杀、驱逐或剥夺生存条件的行为。 |
提出时间 | 1944年,由波兰律师拉斐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提出。 |
法律依据 |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48年)。 |
典型案例 | 纳粹大屠杀(犹太人)、卢旺达大屠杀(图西族)、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等。 |
国际应对 | 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庭,追究责任方的法律责任。 |
争议点 | 认定标准模糊、政治因素干扰、执行力度不足等。 |
二、结语
“Genocide”不仅是历史上的悲剧,也是当代国际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尽管法律框架已逐步完善,但在实践中,如何有效预防和惩治此类行为仍然是全球面临的挑战。理解“Genocide”的本质及其影响,有助于推动更公正、安全的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