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桑榆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薄荷故事

桑榆是什么意思】“桑榆”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诗词或文学作品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指代一种植物,还常被用来比喻晚年、余年或晚景。以下是对“桑榆”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含义

项目 内容
词义 桑树与榆树的合称,泛指树木或田园
引申义 常用于比喻晚年、余年、晚景
文化寓意 表达对人生后期的思考,带有哲理性

二、来源与出处

“桑榆”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诗经》《史记》等。在诗词中,常用“桑榆”来表达对时光流逝、人生晚景的感慨。

例如: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意思是:在某一方面失败了,但在另一方面有所收获,比喻转败为胜。

三、常见用法与语境

用法 示例 含义
比喻晚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表达即使到了晚年,仍可奋发图强
表达时间流逝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虽未直接使用“桑榆”,但意境相似,强调晚年美好却短暂
文学意象 在古诗中,“桑榆”常与“夕阳”、“暮色”并用,营造出一种苍凉、宁静的氛围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桑榆”一词较少单独使用,多作为文学修辞或成语的一部分出现。例如:

- “桑榆晚景”:形容人到晚年的生活状态。

- “桑榆非晚”:表示虽然时间较晚,但仍有机会实现理想。

五、总结

“桑榆”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植物的名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人生、时间、命运的深刻思考。它既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关注,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在文学作品中,“桑榆”常常与“夕阳”“余光”等意象结合,形成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桑榆”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的词汇。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中的深层思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