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解释微小颗粒如何在水层中移动 对海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海洋浮游生物等微生物如何在不同密度层的水中移动。
研究人员 Gwynn Elfring 和 Vaseem Shaik 发现,由温度或盐度变化产生的密度层会影响液体中微小颗粒的游动方向和速度。
推动器和拉动器
“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微观游泳者——拉动者和推动者——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密度梯度中航行,”UBC 应用科学学院研究流体力学的教授 Elfring 博士解释道。
“拉动者在身体前部产生推力,使游泳方向与密度梯度保持一致,平行移动。相反,推动者在背部产生推力,垂直于这些梯度游泳——在层间穿梭,而不是沿着它们游动。”
Elfring 博士将这一概念比作在游泳池中游泳的人:“想象一下在水的上层是温暖的,而底层是寒冷的地方游泳。就像你可能在不同深度感受到不同的阻力和浮力一样,由于水的密度变化,自然水体中的微小游泳者也会经历类似的影响——‘密度梯度’改变了生物在水中移动的方式。”
密度趋向和海洋迁移
研究人员将这种动态现象命名为“densitaxis”——它是“密度”和古希腊词taxis(意为排列)的混合词。
Elfring 博士认为,密度趋向性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不同大小的生物如何在其环境中移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