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疟疾患者血液样本中发现与复发相关的分子
巴西最常见的疟疾是由间日疟原虫引起的。虽然间日疟比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症状要轻,但间日疟原虫能够在宿主肝脏中产生休眠形式,并在治疗结束后数月重新激活,因此很难控制。根据科学文献,这种复发可能占巴西病例的 90% 左右。
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巴西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与间日疟复发相关的可能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揭示了有关抗疟药物开发的潜在目标以及与复发风险相关的可能标记的重要信息。
正如作者所解释的,复发是指对前一次发作进行治疗后,再次检测到的发作,可能由复发、再感染或复发(寄生虫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在血液中重新出现)引起。
在这项研究中,坎皮纳斯州立大学 (UNICAMP)、亚马逊州立大学 (UEA) 和戈亚斯联邦大学 (UFG) 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居住在亚马逊地区的 110 名患者的血浆样本;其中 51 名患者患有复发性间日疟,59 名患者仍处于首次发病阶段。
这些样本被送去接受一项名为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技术分析,该技术需要对样本中含有的所有代谢物进行全面分析。该技术旨在了解患者在首次发病期间的代谢情况与复发病例相比如何受到影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