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什么意思】“自怨自艾”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或失败感到懊悔和自责。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很多人对其含义并不完全清楚。本文将对“自怨自艾”的意思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用法、出处及常见搭配。
一、成语解释
“自怨自艾”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意思是:自己埋怨自己,自己懊悔自己。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常常陷入自我批评和自责的情绪中。
- 自怨:自己埋怨自己。
- 自艾:自己悔恨自己。
整体意思是:因自己的过错而感到懊悔、自责。
二、用法与语境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常见搭配 | 自怨自艾地回忆过去、自怨自艾的情绪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在失败、犯错后的情绪状态 |
情感色彩 | 负面情绪,带有自责、悔恨的意味 |
近义词 | 自责、悔恨、懊悔 |
反义词 | 自信、乐观、豁达 |
三、出处与演变
“自怨自艾”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上》,原文为:
> “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这里的“太甲”是商朝的一位君主,他在悔过之后,表现出强烈的自责情绪。后来,“自怨自艾”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人因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四、常见误用
虽然“自怨自艾”表达的是自责和悔恨,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人可能会误解为“自我安慰”或“自我反省”,这是不准确的。正确的理解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而不是积极的反思。
五、例句分析
1. 他因为工作失误而自怨自艾,整天郁郁寡欢。
2. 面对失败,她没有选择自怨自艾,而是勇敢面对问题。
3. 在人生的低谷期,人们往往会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中。
六、总结
“自怨自艾”是一个表达自我悔恨和自责的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失败或错误时的心理状态。它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色彩,不宜过度使用,以免显得消极。了解其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情感色彩 |
自怨自艾 | 自己埋怨自己,自己悔恨自己 | 《孟子·万章上》 | 描述自责、悔恨的情绪 | 负面情绪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