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读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后被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也体现了周公礼贤下士、勤政爱民的精神。本文将从字词读音、出处、含义及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文字读音总结
字词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备注 |
周公 | zhōu gōng | ㄓㄡ ㄍㄨㄥ | 古代周朝的贤臣,周武王之弟 |
吐哺 | tǔ bǔ | ㄊㄨˇ ㄅㄨˇ | 吐出食物,比喻不辞劳苦 |
天下 | tiān xià | ㄊㄧㄢ ㄒㄧㄚˋ | 全国、四方百姓 |
归心 | guī xīn | ㄍㄨㄟ ㄒㄧㄣ | 心向归附,表示敬仰与追随 |
二、出处与背景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原意是赞美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德政,以及他们对百姓的恩泽。后来,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古喻今,表达自己渴望招揽天下贤才、实现统一大业的愿望。
三、词语含义解析
- 周公:指周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姓姬名旦,辅佐成王,制定礼乐制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 吐哺:古代进食时,若有人来访,会把口中食物吐出来以示尊重,后引申为不辞辛劳、礼贤下士。
- 天下归心:意思是天下的人都愿意归附于他,象征着仁德与威望的结合。
四、现代意义与启示
1. 重视人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领导者应如周公一般,广纳贤才,虚心听取意见。
2. 以德服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和远大理想的人,才能赢得人心,获得支持。
3. 谦逊有礼:即使身处高位,也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赢得尊敬。
五、总结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仅是历史上的佳话,更是现代领导者应当学习的精神。它强调了贤才的重要性、礼贤下士的态度以及以德服人的智慧。通过了解其读音、出处与内涵,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语句的深远意义。
项目 | 内容简述 |
出处 |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曹操《短歌行》 |
含义 |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与仁德的感召力 |
读音 | zhōu gōng tǔ bǔ tiān xià guī xīn |
现代启示 | 重视人才、以德服人、谦逊待人 |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经典语句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