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的意思是什么】“得心应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熟练、轻松自如,能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技巧或方法。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技艺与实践,强调的是内心的领悟与外部操作之间的高度协调。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心应手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出处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含义 | 心里明白,手上就顺当。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做起来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技能、技艺、工作等熟练程度高,操作自如。 |
近义词 | 熟门熟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
反义词 | 手足无措、生疏笨拙、力不从心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中 | 他在这份工作中已经得心应手,效率非常高。 |
学习中 | 她对这门课程已经得心应手,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
技艺上 | 老匠人制作木雕时,动作得心应手,栩栩如生。 |
生活中 | 她做饭得心应手,家人都很喜欢她的手艺。 |
三、延伸理解
“得心应手”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熟练,更是一种内心与外在行为的高度统一。它体现了一种“知行合一”的状态,说明一个人不仅了解某件事,而且能够自如地运用和表现出来。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能力往往来源于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只有真正掌握了某种技能或知识,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四、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非常熟练、得心应手的状态。它强调了内在的理解与外在的操作之间的和谐统一。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具备“得心应手”的能力都是一种重要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