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的意思狷的解释狷的拼音狷的笔顺】“狷”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仍有其特定含义。以下是对“狷”的详细解读,包括其意思、拼音、笔顺以及相关解释。
一、
“狷”字在汉语中多用于描述一种性格或行为特征,常与“傲”“急”等词相关联。它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多,尤其在儒家经典中,用来形容人的品性。该字读音为 juàn,部首为“犭”,总笔画为 12画。书写时需注意结构顺序,避免误写。
此外,“狷”在现代使用较少,但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尤其是在阅读古典文学或研究传统文化时。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狷 |
拼音 | juàn |
部首 | 犭(犬字旁) |
总笔画 | 12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五笔输入法 | JGKL(部分输入法可能不同) |
本义 | 指人性格孤高、急躁、不随俗 |
引申义 | 傲慢、固执、清高 |
古文出处 | 《论语》《孟子》等 |
现代用法 | 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文学作品 |
常见搭配 | 狷介、狷狂、狷直 |
三、扩展说明
“狷”字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刚烈、不妥协,具有独立人格,但也容易显得孤僻或不合群。如《论语·子路》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小人同而不和。”其中“狷”可理解为一种虽有个性但不失礼节的人格表现。
在现代汉语中,“狷”字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学术文章中仍会见到,尤其是涉及传统文化、哲学或历史的研究中。
四、书写提示
- 笔顺:
1. 犭(犬字旁)
2. 丶(点)
3. 一(横)
4. 丨(竖)
5. 丿(撇)
6. ㇏(捺)
7. 一(横)
8. 丨(竖)
9. 丿(撇)
10. ㇏(捺)
11. 一(横)
12. 丶(点)
- 书写建议: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左边“犭”要写得紧凑,右边部分稍舒展,整体协调美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对“狷”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虽然它不是日常高频字,但在学习古文、研究传统文化时,掌握这类字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狷的意思狷的解释狷的拼音狷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