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的意思和含义】“深恶痛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憎恨、非常厌恶。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较为常见,尤其在批评、谴责或表达强烈反感时使用较多。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深恶痛绝 |
拼音 | shēn wù tòng jué |
出处 | 出自《汉书·王莽传》:“深恶痛绝,不与为伍。” |
含义 | 对某人或某事极为憎恨、极端厌恶,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排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定语,也可作状语。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怒发冲冠、恨之入骨 |
反义词 | 情有独钟、爱不释手、甘之如饴、喜出望外 |
二、成语的使用场景
“深恶痛绝”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不良行为的谴责
例如:他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主张严惩不贷。
2. 对恶劣品质的反感
例如:她对虚伪的人深恶痛绝,不愿与其交往。
3. 对某种现象的强烈不满
例如: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让他深恶痛绝。
三、使用注意事项
- 语气较强:该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避免滥用:不宜频繁使用,否则可能显得夸张或缺乏真实感。
-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对人、事、现象的反感,而非对物品或抽象概念的评价。
四、总结
“深恶痛绝”是一个表达强烈厌恶情绪的成语,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的场合,能有效传达说话者的立场和情感。理解其含义及使用方式,有助于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掌握“深恶痛绝”的意思、用法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