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意思和造句】“完璧归赵”是一个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将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给原主。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诚信和责任感,也展现了智慧与勇气。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完璧归赵 |
拼音 | wán bì guī zhào |
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含义 | 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归还物品或履行承诺 |
近义词 | 物归原主、完璧奉还 |
反义词 | 丢失不还、据为己有 |
二、成语来源简述
“完璧归赵”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故事。当时赵国有一块珍贵的玉璧——和氏璧,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玉。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在谈判中巧妙应对,最终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没有让秦国得逞。这个故事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也奠定了“完璧归赵”这一成语的内涵。
三、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借了朋友的书,看完后立刻完璧归赵。 | 表示归还物品时保持原样。 |
那位顾客在试穿衣服后,将衣物完璧归赵。 | 强调归还时物品未受损。 |
公司规定员工借用设备必须完璧归赵。 | 体现制度中的责任意识。 |
他虽然喜欢那本书,但还是决定完璧归赵。 | 展现诚实守信的品质。 |
这个快递员非常负责,把客户寄错的包裹完璧归赵。 | 表达对他人财物的尊重。 |
四、使用建议
“完璧归赵”适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尤其在强调归还物品完整性时非常贴切。日常口语中可以用“物归原主”代替,但在需要强调“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完璧归赵”更具表现力。
通过了解“完璧归赵”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能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它。
以上就是【完璧归赵的意思和造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