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意思是什么】“完璧归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蔺相如奉命护送和氏璧前往秦国,面对秦王的欺诈,他机智勇敢地将玉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的故事。后来,“完璧归赵”常用来形容把原物完整地归还给原主,强调“保全”与“归还”的双重意义。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完璧归赵 |
拼音 | wán bì guī zhào |
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含义 | 把原物完整地归还给原主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归还物品或保护权益 |
近义词 | 原物归还、物归原主 |
反义词 | 丢失、损坏、据为己有 |
二、成语背景故事简述
战国时期,赵国拥有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得知后,假意以十五座城池为交换,想要骗取此玉。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在秦宫中,秦王拿到玉后,却迟迟不提换城之事。蔺相如见状,机智地以死相胁,迫使秦王交出玉璧,并最终成功将玉带回赵国,完成了“完璧归赵”的壮举。
三、成语使用场景
1. 归还物品:如“我昨天借了他的书,今天已经完璧归赵了。”
2. 维护权益:如“他坚持要完璧归赵,不肯让步。”
3. 强调完整性:如“这次谈判的结果是完璧归赵,双方都满意。”
四、成语的文化意义
“完璧归赵”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气节。它传达出一种诚信、责任与尊严的价值观,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象征之一。
五、结语
“完璧归赵”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对一种高尚品德的赞美。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讲求诚信,尊重他人权益,做到“物有所归,不失其主”。
以上就是【完璧归赵的意思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