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过河[6]】在经典的逻辑思维题“猴子过河”中,题目描述的是:一只猴子需要将三根香蕉从河的一边运送到对岸,但每次只能携带一根香蕉过河。当猴子离开时,如果河的另一边没有猴子看守,其他动物会偷走香蕉。因此,猴子必须确保每次过河后,香蕉不会被偷。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合理安排猴子的运输次数,使得最终能够将所有香蕉安全送达对岸。
“猴子过河[6]”是一个经典的逻辑推理问题,主要考察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任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多次往返,猴子可以在不丢失任何香蕉的情况下将三根香蕉全部运送到对岸。关键在于每次运输后都要确保香蕉的安全,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往返次数。
运输过程表格:
次数 | 位置(起点) | 位置(终点) | 携带香蕉 | 是否有香蕉被偷 | 备注 |
1 | 3 | 0 | 1 | 否 | 猴子带着1根香蕉过河 |
2 | 1 | 1 | 0 | 否 | 猴子返回,留下1根香蕉 |
3 | 2 | 0 | 1 | 否 | 猴子再带1根香蕉过河 |
4 | 0 | 1 | 0 | 否 | 猴子返回,留下1根香蕉 |
5 | 1 | 0 | 1 | 否 | 猴子带最后一根香蕉过河 |
结论:
经过5次运输,猴子成功将3根香蕉全部运送到对岸,且没有香蕉被偷。整个过程中,猴子每次都保证了香蕉的安全,体现了良好的逻辑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