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粟的意思】“不寒而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即使没有寒冷的环境,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发抖、战栗。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生理上的反应,也反映了心理上的极度不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不寒 | 没有寒冷 |
而 | 但是 |
粟 | 颤抖、战栗 |
整体意思:在没有寒冷的情况下,仍然感到身体发抖,形容极度恐惧或害怕。
二、成语出处
“不寒而粟”最早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衣则寒。然则寒暑之节,非独天时也,亦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故曰:‘不寒而粟,不温而汗。’”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一天不吃饭就会饿,一年不穿衣就会冷。所以,寒冷和炎热不仅是天气的变化,也是人之常情所难以避免的。因此说:“不寒而粟,不温而汗。”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恐惧情绪 | 他听到那声音后,不寒而粟,浑身发抖。 |
紧张氛围 | 在审讯室里,犯人面对警察时,不寒而粟。 |
惊吓反应 | 突然的巨响让她不寒而粟,差点摔倒。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心惊肉跳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从容不迫 |
五、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他在听到噩耗后,不寒而粟。
- 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她站在悬崖边,不寒而粟,不敢向前。
六、总结
“不寒而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的身体反应。它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在写作中,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绪波动。
小贴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来理解“不寒而粟”的真实含义,这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加准确和自然。
以上就是【不寒而粟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