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与其实际内容、能力、地位等相符。也就是说,这个名称不是虚有其名,而是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名副其实 |
拼音 | míng fù qí shí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才德,不为世用,而徒以名高取誉,是谓‘名不副实’。” |
含义 | 名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有其名。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事物、称号等,表示真实、符合预期。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虚有其表、名不符实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形容人物
- 张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真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
-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工作能力强,是公司里名副其实的骨干。
2. 形容产品或服务
- 这家餐厅的菜品味道好,服务周到,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
- 这款手机性价比高,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好产品。
3. 形容称号或荣誉
- 她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楷模。
- 他被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完全名副其实。
三、注意事项
- “名副其实”强调的是“名”和“实”之间的匹配关系,不能随意替换为其他词语。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 在书面表达中,“名副其实”较为正式,适合用于文章、报告、评语等正式场合。
四、小结
“名副其实”是一个褒义成语,用来肯定某人或某物确实达到了其所获得的名声或称号。它不仅表达了对实际表现的认可,也体现了对诚信和真实性的重视。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名副其实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