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的含义】“讳莫如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问于舅犯曰:‘战何如?’对曰:‘……若其不获,则君无咎。’辞曰:‘臣闻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伏弩而待,岂为迟乎?’……‘吾不能以三寸之舌,为天下请命,使诸侯得安,而独以一言之过,自取大祸。’于是退而避席,泣曰:‘臣不敢言。’公曰:‘子虽不言,寡人知之矣。’于是遂行。……《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以目示项王,项王默然不应。’《汉书·霍光传》:‘光为人沉静详审,长于计谋,……而光亦未尝言其过也。’由此观之,凡有事而不肯明言者,皆曰‘讳莫如深’。”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对于某些事情,由于涉及隐私、敏感或不愿公开的原因,人们选择隐瞒或不轻易透露,甚至到了“不说比说更深刻”的程度。它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些话题避而不谈,或者故意保持沉默,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讳 | 隐瞒、忌讳 | 《左传》 | 表示不愿说出真相 |
莫 | 没有、不 | 《左传》 | 强调“不言”的程度 |
如深 | 像很深一样 | 《左传》 | 形容隐藏得很深,难以察觉 |
讳莫如深 | 对某事隐瞒极深,不愿提及 | 《左传》 | 多用于描述不愿公开谈论的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说明 |
家庭内部 | 父母对孩子的过去不愿多提 | 表示对往事的回避,可能涉及伤痛或隐私 |
政治场合 | 官员对某些政策的细节保密 | 为防止舆论炒作或引发争议 |
商业机密 | 公司对核心技术保密 | 保护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 |
个人隐私 | 朋友之间对感情经历避而不谈 | 表达对他人感受的尊重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释义 |
近义词 | 故作神秘 | 不愿透露真实想法 |
近义词 | 避而不谈 | 主动避开话题 |
反义词 | 开诚布公 | 直言不讳,坦诚交流 |
反义词 | 知无不言 | 知道的事情都愿意说出来 |
四、常见误用
1. 误用一:
“他因为害怕,所以对这件事讳莫如深。”
✅ 正确用法应强调“刻意隐瞒”,而非单纯“害怕”。
2. 误用二:
“他对此事讳莫如深,是因为他不知道。”
✅ 应强调“知道但不愿说”,而非“不知道”。
五、总结
“讳莫如深”是一个表达“隐而不发、不愿言明”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因各种原因(如隐私、政治、商业等)而选择沉默或隐瞒的行为。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语境,确保表达准确、自然,避免误用导致理解偏差。
关键点 | 内容 |
含义 | 对某些事情隐瞒极深,不愿提及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 |
适用对象 | 人、事、物等 |
使用建议 | 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讳莫如深”这一成语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帮助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精准地运用它。
以上就是【讳莫如深的含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