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踩高跷教案】活动名称:踩高跷中的数学游戏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踩高跷”这一富有童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 在游戏中认识数字的顺序与大小关系,初步建立数的排列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高跷道具若干(可用纸箱或木棍制作简易高跷);
2. 数字卡片(1-10);
3. 地面标记线(用于设定起点与终点);
4. 小奖品若干(如贴纸、小星星等);
5. 教师提前布置好游戏场地。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踩高跷。你们知道踩高跷是怎么玩的吗?今天我们不仅要踩高跷,还要在高跷上找到数字哦!”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并引导幼儿认识数字的顺序。然后说明游戏规则:
- 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轮流进行比赛;
- 每位幼儿需要踩着高跷从起点走到终点,途中要踩到地面上的数字卡片;
- 踩到的数字必须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才能完成任务;
- 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
3. 游戏进行(1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与鼓励。例如:
- “你刚才踩到了‘3’,接下来要找比‘3’大的数字哦!”
- “大家注意看地面,找到正确的数字再走过去。”
4. 总结分享(5分钟)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 “你踩到了哪些数字?”
- “你是怎么记住数字顺序的?”
- “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建议:
1. 可以将游戏改为“踩高跷找朋友”,让幼儿根据数字找相同数量的物品,进一步巩固数与量的关系。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字,如门牌号、车牌号等。
五、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趣味性的“踩高跷”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六、注意事项:
-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避免幼儿摔倒;
- 根据幼儿体能调整游戏难度;
- 鼓励所有幼儿积极参与,增强自信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