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诊改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诊改实施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诊断与改进机制,全面优化教学管理流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通过构建“自我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二、工作原则
1. 问题导向:围绕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诊断和整改。
2. 全员参与: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诊改工作,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参与改进的良好氛围。
3. 数据支撑: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平台,确保诊改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持续改进:坚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成果”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改进。
三、实施内容
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建立覆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4. 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完善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5.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学运行、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等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诊改工作,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制度保障
制定相关配套制度,规范诊改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 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诊改工作的开展,包括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等。
4. 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诊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全校师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工作要求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诊改工作,认真对照实施方案,制定具体落实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同时,要加强过程监督与效果评估,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总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诊改实施方案》是学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