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秀美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
原诗如下: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秋夜泛舟洞庭湖时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将洞庭湖的景色描绘得如梦如幻。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描绘了秋天的湖面与月亮交相辉映的和谐景象;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则用“镜”来比喻平静的湖面,仿佛还未打磨的铜镜,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美感。
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写的是远望洞庭湖中的山峦,一片苍翠欲滴;最后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整个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银盘,而湖中的君山则像一颗青色的田螺,静静地卧于其中。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之中。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叹,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情感的流露。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一方宁静的天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