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黄景仁阅读答案】《杂感》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慨与忧思。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或文学鉴赏类文章中。以下是对《杂感》一诗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原文:
《杂感》
黄景仁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不学神仙术,空怀天地情。
世路多艰险,人心难自明。
愿将心事寄,谁解此中情?
内容解析:
这首诗以“杂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仙人抚我顶”起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诗人曾有过追求长生、超凡入圣的理想。然而,“不学神仙术”一句却否定了这种幻想,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
“空怀天地情”一句,则流露出诗人虽有抱负与理想,却无法实现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世路多艰险,人心难自明”,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忧虑。他感叹人生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人心复杂难测,难以找到真正的知己或理解者。
最后一句“愿将心事寄,谁解此中情?”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心情。他希望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他人,但现实中却无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全诗情感深沉,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黄景仁诗歌一贯的风格。
3. 结构严谨:四句诗层层递进,由理想到现实,由个人情感到社会观察,结构清晰。
阅读理解要点:
- 本诗反映了黄景仁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 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 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
- 语言朴素而富有感染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参考答案(阅读理解题):
1. 诗中“仙人抚我顶”一句有何作用?
答:这一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诗人曾经有过追求长生、超凡入圣的理想,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做铺垫。
2. “不学神仙术,空怀天地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虽然怀有远大志向和广阔胸怀,但却因现实的限制而无法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
3. “世路多艰险,人心难自明”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担忧,认为人生道路充满艰难,人心难以捉摸,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4. 最后一句“愿将心事寄,谁解此中情?”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是全诗的总结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解的渴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结语:
《杂感》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描绘人生百态、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卷。它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