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三只猴子教案】一、活动名称:
《三只猴子》音乐公开课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歌曲《三只猴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音乐《三只猴子》音频或视频。
2. 猴子头饰若干(可自制)。
3. 图片或卡片展示“猴子跳床”、“摔跤”等场景。
4. 活动场地布置成“森林”或“小屋”情境。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猴子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猴子吗?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播放《三只猴子》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旋律。
2. 学习歌曲(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唱歌曲,注意节奏和语调。可分句教唱,鼓励幼儿跟唱,并配合简单动作,如“跳上床”、“摔下来”等,增加趣味性。
3. 理解歌词(8分钟)
通过图片或情景再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例如:“三只猴子在玩,一只掉下床,两只还在床上……”引导幼儿说出每句歌词的意思,并进行角色扮演。
4. 游戏互动(1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三只猴子”游戏。每人戴上猴子头饰,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如:听到“三只猴子”时,幼儿围成一圈;听到“一只掉下床”时,一名幼儿蹲下表示“掉下床”。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调整节奏,让幼儿体验音乐与动作的结合。
5. 总结与延伸(7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感受。可以延伸到其他动物歌曲,如《小兔子乖乖》《小猪佩奇》等,拓展音乐视野。
五、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性,评估其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程度。同时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与互动情况。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歌曲《三只猴子》为核心,结合游戏与表演,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今后可在音乐活动中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温馨提示: 教师可根据实际班级情况调整活动时间与内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