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教案《比一比》】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低”等比较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3. 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增强集体意识。
活动准备:
- 不同大小、长短、高低的物品若干(如积木、绳子、书本、玩具汽车等)
- 比较卡片(如“大/小”、“长/短”、“高/低”)
- 游戏场地布置(可设置不同区域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一比’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比一比”的经历。接着出示一些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如“这个球很大,那个球很小”。
二、游戏一:找一找(10分钟)
玩法:教师在教室中放置多个物品,幼儿分组进行寻找任务。例如:“请找到比老师手里的铅笔长的物品”或“找到比你书包高的东西”。完成后,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的发现,并进行简单比较。
三、游戏二:比一比(15分钟)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比如“谁的积木堆得更高”、“谁的绳子拉得更长”等。比赛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谁赢了?为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比较的标准。
四、游戏三:说一说(10分钟)
教师出示比较卡片,如“大/小”、“长/短”等,让幼儿根据卡片内容在教室中寻找对应的物品,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如“这把椅子比那把椅子高”。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如“看看谁的裤子更长”、“比一比谁的书包更大”等,将学习延伸到生活之中。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的概念,既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比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