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防一氧化碳中毒,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25年3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各班级教室
四、参与对象:
全体幼儿及班主任教师
五、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一氧化碳的基本知识及其危害。
2. 增强幼儿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危险环境。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制作相关图片、动画视频或PPT课件。
2. 准备简单的实验道具(如小风扇、蜡烛等),用于模拟一氧化碳的产生与扩散。
3.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
4. 活动前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注意家中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
七、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冬天我们用什么取暖?如果房间里有味道,是不是有问题?”引发幼儿兴趣,引出“一氧化碳”这一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
- 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一氧化碳的来源(如煤炉、燃气灶、汽车尾气等)。
- 介绍一氧化碳的危害:无色无味,吸入后可能导致头晕、恶心、昏迷甚至死亡。
- 教育幼儿遇到疑似中毒情况时要立即告诉大人,并迅速离开现场。
3. 实验演示(5分钟)
教师利用简单实验(如点燃蜡烛并关闭门窗,观察空气流通情况)帮助幼儿直观理解一氧化碳容易积聚的环境,强调通风的重要性。
4. 互动游戏(10分钟)
设计“找一找”游戏:在教室中设置几个“危险区域”(如“没有通风的房间”“开着火炉的角落”等),让幼儿识别哪些地方可能存在一氧化碳隐患,并说出应对方法。
5. 情景模拟(5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情景:“如果家里突然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正确的应对方式。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保持通风、不随意靠近取暖设备、发现异常及时求助”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取暖设备是否安全。
八、活动延伸:
1. 发放《家庭防一氧化碳中毒指南》给家长,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2. 在幼儿园内设置“安全小卫士”宣传栏,张贴幼儿绘制的防一氧化碳中毒主题画作。
3. 后续开展“安全小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幼儿持续关注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明火或危险物品。
2.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调整讲解内容,确保语言通俗易懂。
3. 对于个别情绪敏感的幼儿,应给予更多关心与安抚。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幼儿对一氧化碳中毒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今后将继续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更多贴近幼儿认知水平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幼儿心理特点与教学实际,旨在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