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小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melona

幼儿园小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小水边安全小卫士》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溺水”,知道不能独自去河边、池塘等危险水域玩耍。

2.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远离危险水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告诉大人。

三、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素材(如游泳池、河流、湖泊等场景)

- 小熊玩偶或卡通人物形象

- 安全警示标志图片

- 防溺水儿歌或动画短片

- 画纸、彩笔、贴纸等美术材料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你们有没有去过河边、池塘或者游泳馆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引导他们说出“水”带来的乐趣和危险。

2. 情景导入(8分钟)

播放一段简单的动画短片或图片展示:一个小朋友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跑到河边玩水,结果不小心掉进水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发生了什么?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遇到危险?”

3. 认识“溺水”(6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溺水”:“溺水就是一个人不小心掉进水里,不能自己游上来,可能会被水呛到,甚至会失去生命。”同时出示安全警示标志,讲解这些标志的意义,如“禁止游泳”、“小心水深”等。

4. 学习防溺水小知识(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几条基本的防溺水常识:

- 不要独自去河边、池塘、水库等地方玩水;

- 玩水时要有大人陪伴;

- 如果看到别人落水,不能自己跳下去救人,应该大声呼救或找大人帮忙;

- 游泳前要先做热身运动,避免抽筋。

5. 情景模拟游戏(8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游戏:“小熊迷路了,它走到了河边,该怎么办?”请幼儿扮演“小熊”,其他幼儿扮演“帮助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在互动中巩固所学内容。

6. 歌曲与绘画活动(8分钟)

播放一首关于防溺水的儿歌,如《水边安全歌》,让幼儿跟着节奏拍手、跟唱。随后,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主题为“我眼中的安全水边”,鼓励他们用图画表达对安全的理解。

五、延伸活动建议:

- 家园共育:发放“防溺水安全小手册”,提醒家长在家中也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

- 创设环境: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角,张贴幼儿绘制的防溺水宣传画。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儿童,内容贴近幼儿认知水平,语言生动有趣,注重互动与体验,旨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