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白夜WN8Y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教案】一、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 能够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时间的长短,增强时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钟面结构,理解“时、分、秒”的关系。

- 难点:正确读写时间,理解“1时=60分,1分=60秒”的换算关系。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实物钟表模型、课件PPT、练习纸

- 学具:每位学生一个小型钟表模型(可旋转指针)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

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活动,引出“时间”的重要性。

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新知讲解(15分钟)

- 认识钟面:

教师展示一个大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结构。

提问:“钟面上有几根指针?分别叫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针、分针、秒针。

- 认识时间单位:

教师讲解“时”、“分”、“秒”的含义,强调“1时=60分,1分=60秒”。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3. 实践操作(10分钟)

- 学生使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尝试拨动指针,表示不同的时间。

如:3:00、5:15、8:45等。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完成课本上的基础练习题,如:

- 写出下面时间:3:15、6:30、9:45

- 填空:1时=( )分,1分=( )秒

-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时间场景,如:上学时间、体育课开始时间等,让学生判断并说出时间。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 布置课后任务:观察家中钟表,记录一天中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

时、分、秒

1时 = 60分

1分 = 60秒

钟面结构:时针、分针、秒针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教具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对时间单位的基本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时间,但在时间换算方面仍需加强练习。今后可在课堂中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与拓展,适用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