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委屈的作文】那篇作文,是我写得最认真的一次,也是我最不愿意提起的一次。它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因为它让我在老师面前“出丑”了。
事情发生在上学期的语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我的梦想”。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所以那天晚上,我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把心里想说的话都写进了作文本里。我写了自己小时候在画纸上乱涂乱画的样子,写了第一次参加绘画比赛时的紧张与兴奋,还写了妈妈对我的鼓励和爸爸虽然不理解却一直支持我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篇作文写得特别真实,也特别有感情。
第二天,我把作文交给了老师。我以为她会表扬我,至少会说“写得不错”。可没想到,当她读完后,脸上露出了一种奇怪的表情。她没有直接说好或坏,只是轻声说:“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内容是否适合放在作文里?”
我愣住了。我问她:“为什么?”
她叹了口气,说:“你写的内容太个人化了,缺乏结构,也没有明确的主题。而且,有些地方不太符合我们这门课的要求。”
那一刻,我感觉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扎了一下。我努力写的真情实感,在她眼里竟然成了“不符合要求”的内容。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写得不好?是不是我真的不适合写作文?
后来,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说你写得不好,而是希望你能学会如何把情感表达得更清晰、更有条理。作文不只是写出来,还要让人看得懂。”
我点点头,但心里还是觉得委屈。我明明是用心写的,为什么得不到认可?为什么我的真实感受反而成了问题?
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思考作文的意义。我不再一味追求“感人”,而是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让文章有逻辑、有层次。我开始明白,作文不仅仅是表达情绪,更是表达思想。
现在的我,依然喜欢画画,也依然热爱写作。只是,我不再害怕写“真实”的东西,因为我终于懂得,真正的作文,是敢于面对自己,也敢于面对他人的眼光。
那篇“受委屈的作文”,成了我成长路上的一块垫脚石。它让我明白,有时候,一次失败,反而能带来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