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middot及春归何处原文赏析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以婉约清丽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词虽短小精悍,却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堪称黄庭坚词作中的代表之作。
词的开头“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以设问开篇,表达了对春天去向的迷茫与无奈。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它的离去则意味着美好时光的消逝。黄庭坚在这里用“寂寞无行路”来形容春天消失后的空虚与冷清,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接下来,“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诗充满了幻想与希望。诗人仿佛在呼唤春天,希望能将它重新唤回,与之共度时光。这种强烈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到西州。”这几句词写得极为细腻。诗人虽然身处远方,奔波劳碌,但他并不怨恨旅途的艰辛,而是感叹西风将他的梦境吹到了遥远的西州。这里的“西州”或许是指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或是心中牵挂的故土。通过“梦”这一意象,黄庭坚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黄庭坚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寄托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与思绪。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春归何处”、“梦到西州”等意象,让读者在想象中体会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
《清平乐·春归何处》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更是一首关于时间、离别与回忆的作品。它让我们明白,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而人的情感却是永恒的。黄庭坚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些复杂的情感融入词中,使其成为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总之,这首词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深情细腻的情感和深远悠长的意境,展现了黄庭坚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